400-848-8001

探索构建联合作战文职人员力量运用模式

2019-05-17 18:53:39
来源:解放军报
TAGS:

联合作战文职人员力量运用是指为达成战役目的,基于联合作战构想决心和方案计划,着眼高效支援保障作战行动,对各类文职人员的调配和使用。在战场上广泛使用文职人员参与作战支援保障任务,是世界军事强国的通行做法。随着改革深入推进,我军文职人员编设范围大幅增加、专业覆盖更为宽泛、职能使命不断拓展,日益成为未来联合作战不可或缺的支援保障力量。

外军普遍认为,按照国际战争法规则,文职人员属于非战斗人员,只负责对作战行动提供支持,可在战场指挥部担负情报分析、技术支持、后勤保障等工作,但不随部队直接参与一线的战斗行动和作战支援,不能直接“扣动扳机”。根据我军文职人员职能使命和编设情况,战时文职人员将主要担负体现直接作战功能、参与作战支援、遂行卫勤保障、组织物资供给、维护武器装备等任务。

从担负的使命任务看,战时文职人员在职能定位、战场配置、涉战程度等方面与现役军人有明显区别。战时运用必须有别于现役力量使用,把握好“四个坚持”的基本原则,即:坚持依法依规、有限使用,按照文职人员的特殊身份属性和法定职责,在有限范围、有限区域内适度使用;坚持需求牵引、精准配置,紧扣作战需求对文职人员力量运用的规模、方向、效果等进行精确计算、精确控制、精确评估;坚持军地一体、平战结合,着眼战时有效运用准确掌握底数,加强针对性训练,把战时可用的各类人才储备足、保留好;坚持统一指挥、高效运行,牢牢把握战区的主导地位,实行统一指挥,理顺各方关系,搞好精准对接,确保战时文职人员力量运用衔接顺畅、有序运行。

未来联合作战,参战力量多元、战场空间多维、作战行动多样、兵力编成复杂,文职人员力量运用必须以作战任务为牵引,着眼实现与指挥链无缝链接,融入联合作战指挥流程,按照人力资源调整补充总体方案,根据不同作战样式和阶段的支援保障需求,灵活运用不同配属模式,优化力量编组、协同方式和组织程序,确保配置精准、调用迅捷。一是模块式配属。战区统一对作战编成内文职人员力量进行排列组合,根据作战任务、作战单元、作战要素特定需求进行人力资源布势,突破编配关系,将不同专业类别或同一专业类别、不同岗位的文职人员,组成一定的支援保障功能模块,储备配置或直接派遣到特定任务部队,由其直接指挥。二是点位式配属。战区联指中心、任务部队和相关单位,按照精细设置标准、精准甄选对象、精确调配到位的要求,组织对文职人员个别对象进行定专业、定岗位、定任务、定人员、定时限的调整配备。这一模式主要是针对特定作战任务、满足特定专业需求组织实施的。三是协议式配属。由战区联指中心、各任务部队和有关单位,依据法律法规,按照规定程序,综合运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通过合同、契约或约定等形式,吸纳延揽社会优秀人才为作战服务。这一模式通常在战区编成内文职人员难以满足任务需要、且军队内无充足补充来源渠道的情况下运用。

责任编辑:郑智杰

查看全部

热门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