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48-8001

2021部队文职经济学知识:经济学名词中的“陷阱”

2021-03-10 11:15:49
来源:

进入到2021年,随着军队文职逐渐走进各位考生的视线中,不少的考生已经开始备考2021年军队文职,为助力各位考生做好2021年军队文职招聘考试准备,红师教育提供了军队文职考试资料相关内容,祝大家考试顺利。

考试中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经济常识,这一部分知识点的学习,既贴近生活又在知识点的命名上充满趣味。如果不去了解他们含义的话,很难正确的得出答案。现在就列举几个常见的经济学名词,他们的名字上都带有“陷阱”二字,也是大家在学习中很容易混淆的名词,希望帮助大家梳理梳理清楚,对比准确记忆。

1、流动偏好陷阱(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也叫流动偏好陷阱,而“流动性偏好”,指的是对货币的需求,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存储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而我们知道,人们的财富如果以货币之外的形式持有,会给他们带来收益。例如,以债券形式持有会有债息收入等等。那么,为什么人们要持有不生息的货币呢?其动机可以找到这几类,第一,是为了进行正常交易的需要。第二,是为了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第三,是投机动机。我们主要从这一点理解掌握。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实际生活中,债券价格与利率成反比。预计债券价格下跌的人,就会卖出债券保存货币以备日后债券价格下跌时再买进。这种预计债券价格将下跌(即利率上升)而把货币保留在手中的情况,就是对货币的投机需求。这一需求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化。利率越高,即有价证券价格越低,人们若认为这一价格已降低到正常水平以下,预计很快回升,就会抓住机会及时买进有价证券。相反,利率越低,即有价证券价格越高,人们若认为这一价格已涨到正常水平以上,预计就要回跌,于是,他们就会抓住时机卖出有价证券,这样人们手中出于投机动机而持有的货币量就会增加。

以上分析说明,对利率的预期是人们调节货币和债券配置比例的重要依据,利率越高,货币需求量越小。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有价证券市场价格只会跌落,因而人们会将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种情况被称为流动性陷阱。

2、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12000美元左右)后,可能出现两种结果:1.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发达国家。2.在发展中经济体发现自己卡在劳动力成本上涨和成本竞争力下降的中间,无法与高技能创新的先进经济体,或低收入低工资的经济体在廉价生产制成品上相竞争,导致经济发展徘徊不前。后一种结果称走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奉行GDP增长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经济高速增长使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收入水平时,由于道德沦丧、法治崩溃、坑蒙拐骗黑横行、假冒伪劣毒充斥、腐败与两极分化严重,迅速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并使既得利益集团迅速垄断国家资源、掌控国家经济命脉、掌握国家大部分财富,造成国内市场萎缩、产业升级乏力、增长停滞不前、民族主体性削弱、经济对外依赖性增强的状态。

“中等收入陷阱”发生的原因主要就是低端制造业转型失败,低端制造业可以带来中等收入,但是伴随而来的污染,低质低价,都是恶性循环。低端制造改高端制造,是完全靠高科技解决,而高科技不是几十年能追赶的。

3、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此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

更多相关考试信息请点击查看:军队人才网,了解军队文职报考条件、军队文职考试资料、军队文职成绩查询等内容,为做好文职备考做准备。

责任编辑:

查看全部

热门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