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48-8001

军队文职新闻面试_军队文职考试

2020-03-31 11:55:51
来源:红师教育
TAGS: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中国新闻史2-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6-01 22:28:32中国新闻史绪论一、新闻史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新闻史是一门研究新闻事业发生发展历史及其衍变规律的科学,和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一样,都是新闻学的组成部分。日本新闻传播学的开山鼻祖、著名的日本新闻史和新闻传播理论专家、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首任所长小野秀雄曾说过: 任何科目在新闻或传播学院的学科设置中都可以增加或削减,但有三个科目却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新闻传播史、新闻传播理论和新闻传播伦理教育。这三个科目是新闻传播学系或学院健康发展的根,是其生命力的源泉。人:新闻工作者包括从事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新闻教育新闻研究等工作的著名人物和专门从事新闻事业的领导者.研究他们的新闻活动新闻思想,他们对发展新闻事业所做的贡献和从他们身上可以吸取的经验教训等等。事:即发生在新闻界的一些重大新闻事件。研究这些新闻事件对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留下了哪些经验教训。物:新闻媒介研究新闻媒介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们自身发展的内部规律;研究它们的发展和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等等.二、新闻史研究的三个时期1、1917 1949 旧中国时期专著50种 。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2、1949 1978 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史为重点。3、1978以后 成果丰硕,集大成者《中国新闻 事业通史》,方汉奇主编。三、意义1、帮助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历史上新闻宣传活动的优良传统 。2、帮助我们更好地借鉴和参考历史上各种新闻传播媒介的工作经验。3、帮助我们更好地向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学习。4、帮助新闻工作者丰富有关新闻事业的历史知识。四、学习方法1、条理清晰与深入具体结合。2、史论结合。充分占有资料 ,不能 以论代史 也不能 史料挂帅 。以新闻传播学理论观照新闻史。3、新闻史与当下的结合。阅读指导卓南生:《新闻传播史研究的 诱惑 与 陷阱 ---与中国青年谈谈治史的苦与乐 《国际新闻界》2002、3、周逸:《也谈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2003、秋《新闻大学》陆晔:《动机、认知、职业选择 中国新闻教育现状与问题调查报告》2004、冬《新闻大学》丁淦林:《中国新闻史教学需要适时改革》 2004、冬《新闻大学》徐新平:《通才 史家 政治家》 2003、春《新闻大学》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事业一、中国古代最早的报纸1、孙樵的《读开元杂报》( 收于孙樵的《经纬集》)7页2、现存的两份 敦煌进奏院状①伦敦不列颠图书馆 斯坦因 (英考古学家)②巴黎国立图书馆 伯希和 (法汉学家)两份都是唐僖宗时期由驻守敦煌的节度使张淮深派驻长安的进奏官发回的,主要是报告张淮深派往首都的专使的活动。特点:①没有报头、开头和结尾,保留官文书的痕迹。往往以 进奏院状上当道 开头。②发报方式是由进奏官直接发给主官。③所提供的信息由进奏官自行采集、主要是朝廷的重大政事消息。以上两项材料表明:中国古代最早的报纸诞生于唐,进奏院状是一种类似于官文书的原始形态的报纸。杨立新:《〈开元杂报〉质疑》 2003、春《新闻大学》二、宋代的邸报和小报1、邸报:宋建立不久,成立了(上)都进奏院,对进奏院的业务活动实行统一管理,由不定期发行改为定期发行,封建官报的性质更加明显了。邸报成为对进奏院状报最常用的称呼。邸报内容:朝廷政事,宫廷动态。定本制度:定本,指的是根据进奏官采集来的各种发报材料,编好后送请枢密院或当权宰相审查通过后产生的邸报样本,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不得增减。2、小报:出现于北宋,兴盛于南宋,内容与邸报大致相似,但也刊发朝廷不刊发的机密事。小报的性质:非法民间小报。三、元代的新闻传播事业在元代,国祚较短,言禁较宋代更严,政治体制不完备,不存在由中枢部门统一发布的封建政府官报朝廷政事信息, 小本 ,民间雕印发卖科举信息,印刷发卖新科进士名录和登门报录之类活动经济信息,大量印刷散发的商品广告四、明代的新闻传播事业1、邸报通政司、六科(吏、户、礼、兵、刑、工)、提塘。提塘从六科中抄出皇帝的谕旨、臣僚奏章发往各地.2、民间报房与抄报行业民间报房可能从提塘报房分离出来 ,除北京外,如苏州、杭州、绍兴都出现过民间报房,大都是商品经济比较活跃的地区。A 万历邸钞这部抄本起于万历元年,止于万历四十五年,共32册。手抄,抄录者不止一人,并做了一些编辑整理工作。现藏于台北中央图书馆。B 天变邸抄某一天抄 报道明僖宗天启六年(1626年) 五月初北京天变的邸报 。书上28页。由地震引起的火药爆炸,波及北京西南一带百里地区。C 急选报:原件万历8年4月22 日(即1580年5月5日) 共六页 黄纸作封面 介绍被 急选 的162名官员的姓名、籍贯、被任命的官职,雕版印刷五、清代初期和中期的新闻传播事业1、邸报沿续明代的三个环节 有京塘和省塘2、小报清初公开发行,康熙末年开始禁止,经雍正、乾隆禁绝原因: ①先于部文到达地方②报道失实的消息③刊发了未经六科发抄的章奏(参阅教材36页)3、京报合法民间报房报纸。主要集中于北京,内容与邸报大致相同。清道光二十三年(1835年)八月初三印行的邸报六、对古代报纸的评价邸报有1200年左右的历史,小报近千年的历史,民间报房的报纸有400年。持续时间不算短,但从内容到形式发展不快,变化不大,在信息量和时效方面难以和近代从西方引进的新型报刊相比。这些报纸之所以发展缓慢,固然受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及各王朝限制报纸出版的文化政策的影响,根本原因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制约。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生活,安土重迁分散经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闭式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心理状态,都不利于新闻事业的发展。明末清初,受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影响,一度出现过产生这类报纸的契机,但很快就在日益激化的阶级和民族矛盾面前,被封建统治者扼杀了。鸦片战争后,封建自然经济被迫瓦解,闭关锁国政策被迫取消,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幅度的发展,但邸报和京报,从内容到形式都已经僵化,无力实现转变,逐渐为近代化的报刊所取代。阅读书目尹韵公:《中国明代新闻传播史》 1997、重庆出版社第二章 19世纪外国人在中国的办报活动在中国,近代化的报刊,是外国人首先创办起来的。19世纪的中国,在清王朝的统治下,邸报、《京报》等古代报纸仍然是新闻传播的主要工具,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报刊,在产业革命的推动下,已迅速实现近代化和大众化,即在报刊工作中适用近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经营管理方法,报刊面向社会大众,报业成为社会上独立的行业。也就是在这个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拓商品市场和进行殖民扩张的势头正旺,一批又一批的商人、政客、传教士、冒险家来到了中国,他们带来了鸦片和商品,也带来了西式的学校、报馆等。外国人在中国的办报活动,以鸦片战争为界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第一阶段是1815年至1840年,外国人来华办了6家中文报刊、17家外文报刊。这一时期由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外报主要是在广州、香港、澳门等沿海地带。2.第二阶段是1840年至19世纪末,随着殖民主义势力的大举入侵,外报在中国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版地点也逐渐由沿海向内地扩充。19世纪末叶,已经形成了以英美报刊为主干,以上海、香港为主要基地的在华外报网络,出现了一大批由外国传教士和商人主办的影响深远的中外文报刊。第一节 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的开端一、外国传教士创办的首批中文近代报刊1.第一家中文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察世俗》是外国人创办的第一家中文近代报刊,它创刊于1815年8月5日,创办人是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米怜。他们两人都是伦敦布道会的教徒,这个组织热衷于对中国传教,马、米二人便是这个组织派来的。当时康熙、雍正禁止外国传教士在中国进行传教活动,因此,马、米二人决定把马六甲作为传教和出版基地。《察世俗》便创刊于马六甲。刊物特点内容:以 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 引用《四书》《五经》中的文字和孔孟程朱的言论,来阐释基督教义。《察世俗》每月出一期,木板雕印,主要在南洋一带华人聚居地免费赠阅,也有少量传入中国境内. 1821年因米怜病重停刊,共出了7卷(一年一卷)。《察世俗》停刊不久,伦敦布道会又继续在南洋地区出版了两种中文报刊,一为《特选撮要每月统记传》,一为《天下新闻》。前者是《察世俗》的续刊,创办人是麦都思,《天下新闻》的主编是纪德。2.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家中文报刊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东西洋考》是183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刊的,创办人是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这份刊物与《察世俗》在形式上有很多相同之处,都使用雕版印刷和中国线装书款式、采用同样的封面设计,内容结构也都是由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三部分组成,但是,《东西洋考》里面,宗教的内容已退居其次,科学文化知识成了刊物的主要内容。原因:郭士立在一份创刊意见书曾谈到:刊物的宣传目标,是宣传西方文明、西方文化优越以征服中国人的骄傲自大思想,传播西方友谊以消除公众敌视外国人的心理。特点:《东西洋考》在业务上也有所改进,开始设新闻专栏,每期都刊有新闻、国际新闻居多,也有广东新闻。它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是中国领土上第一个中文近代报刊。按照清庭禁例,这种刊物是不允许出版的,但《东西洋考》在广州公开出版了两年之久未遭干预。说明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官场贿赂成风,许多政策法令成了一纸空文。3.其他报刊继《东西洋考》之后,在广州出现的中文报刊是《各国消息》,创办人是伦敦布道会的麦都思。创刊时间是1838年10月。在1837 1838年间,澳门还出现过一种中英文合刊的刊物,叫《依泾杂说》。这六种刊物《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特选撮要每月统记传》、《天下新闻》、《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各国消息》、《依泾杂说》成为第一批中文近代报刊二、外国人在华创办的首批外文近代报刊鸦片战争前中国境内出版的报刊中,外文报刊的发展远远超中文报刊。中文报刊才6种,外文报刊则达17种左右,且一般(主要指英文报刊)规模都较大,出版时间也较长。最先出版的是葡萄牙文《蜜蜂华报》,1822年在澳门创刊,1826年停刊,这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张外文报纸。此外,鸦片战争前还出现过几种葡文报刊,但都影响不大,影响大的是英文报刊。先后在广州出版的有5家:英国人办的有《广州纪录报》(1827-1834,创办人英国鸦片商马地臣)、《广东(州)杂志》(1831年) 《广州周报》(1835-1844)等,美国人办的有《中国差报与广东钞报》(1831-1832,创办人是美商伍德)、《中国丛报》(1832-1851)。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倡议、美商创办的,主编(美传教士)裨治文特点:这些英文报刊与同时期外国人办的中文报刊比起来,迥然不同。中文报刊宣传的是科学、博爱、友谊,而英文报刊则是商讨如何对付中国,谩骂中国官吏如何昏庸腐败、中国人如何愚昧野蛮。在新闻业务上,英文报刊比同时期的中文报刊要先进得多。中文报刊保留了许多旧式报刊的痕迹,外文报刊则更具有近代报刊传播新闻信息的特点,以提供情报、传递信息为基本任务,中文报刊则是以宣传西方文化为宗旨,对于传播新闻信息缺乏兴趣。陈力丹:《郭士立与马克思、恩格斯》 1999.1《国际新闻界》第二节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的扩张鸦片战争后,外报在中国有了较大的发展。19世纪外国人来华创办的中外文报刊,有300多家,鸦片战争前创办的只有20家左右,其余200多家都是鸦片战争后创办的。办报地点也由鸦片战争前的某些南洋地区、广州和澳门,延伸到中国内地、直至清朝首都北京。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香港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鸦片战争后的最初一个阶段,香港成为外国人在中国办报的一个重要基地。一、香港报业的兴起在香港,首先发展起来的是英文报纸,而且除个别外,都为商业性报纸。比较著名的有:《香港纪录报》(原名为《广州纪录报》)、《德臣报》(1845年)、《孖刺报》(1857年)等。香港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遐迩贯珍》月刊,创刊于1853年,停刊于1856年。这一份教会刊物出版时间虽不算长,但它是第一家用铅活字印刷的中文报刊,从这开始,基本结束了中文近代报刊雕版印刷的时代。这一时期,中文商业报刊也迅速兴起,较著名的有:《香港船头货价纸》( 中外新闻 ). 《孖刺报》于1857年创办. 黄胜、伍延芳等主编.《中外新闻七日报》 (《华字日报》)《德臣报》于1871年创办、陈蔼亭主编.《近事编录》(王韬主编、英人罗郎也创办)、香港报业首先迅速发展的原因 :①鸦片战争后,香港处于英国的控制下,在这里办报比在中国其他地方方便得多②繁荣的商业是推动香港外报发展的主要条件。香港政府一开始,就对商业贸易采取放任政策,准许世界各地的商船和人员自由来往,使香港成为自由港,商业十分繁荣。③广州地区的报纸在相当程度上是靠香港来满足的。广州在鸦片战争前是唯一的通商口岸,五口通商后,广州仍是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对报纸自然有一定的需求量。香港报业的繁荣与这也有一定的关系。二、上海报业的兴起鸦片战争后,上海和香港一起,成为外报在华的出版基地,不过,外报在上海的发展,比在香港要迟得多,上海是在鸦片战争后开始出现近代报刊,在60年代以后,才成为外报的出版中心的1.外文商业报纸在上海的发展上海的第一家外文报刊是英国商人奚安门在1850年创办的英文周刊《北华捷报》。11年后,上海才出现第二家英文报纸,《上海每日时报》,1861年由英商威脱银行创办的。1864年,《字林西报》创办,是上海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外报。它的前身,是《北华捷报》的附张《每日航行和商业新闻》。自此(60年代)以后,英文报刊一下发展起来,到1894年,累计30种左右,大都是商业报刊,跃居全国首位。其它一些外文报刊,如法、德、葡、日等国也都是在60年代或70年代后才开始在上海创办报刊。2.中文商业报刊在上海的发展①上海最早的中文报纸 《上海新报》最早的中文报纸,是1861年11月由字林洋行出资创办的《上海新报》。《上海新报》是一份商业报纸,因此大部分版面都刊登各类商业信息。也有部分的政治新闻和社会新闻,如刊载一些有关太平天国的新闻报道。主编是伍德、傅兰雅、林乐知等英美传教士。《新报》创刊后的十年中,一直是上海唯一的一家中文报纸,直到1872年4月《申报》创刊后,《新报》才面临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②《申报》的创办《申报》的创办人是英国商人安纳斯脱 美查。安纳斯脱 美查和他的哥哥菲尔特利克 美查原本到中国来是做茶叶和布匹生意,为什么于1872年转而办报呢?是因为他认为办报有利可图。《申报》在《论本馆 报本意》中宣称,该报是为谋利而开办的行业。前面我们谈到的一些宗教报刊显然不以谋利为宗旨,其它一些商业报刊虽有谋利的目的,但这种谋利主要通过推动报纸主人所从事的商业的盈利来实现,不计报纸本身是否赚钱,有钱当然更好,经济上有主办银行的支持。而《申报》则是独立计算,自负盈亏,是我国近代商业报纸的发展的一个新动向。 既然以盈利为目的,销售量就成了报纸的生命线。特点:首先,重视言论;其次,使文艺成为报纸必备的一栏 ;对社会新闻的革新 ,注重反映社会实际生活 ;在军事新闻报道方面 ,如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战争中,派人战地采访,写出了相当细微而生动的军事通讯,为军事新闻的写作,推进了可贵的一步 。《申报》专门聘请了中国人担任编辑,像蒋芷湘、钱昕(欣)伯、何桂笙等,都曾任《申报》主笔,而他们都是知名文人,熟悉中国的风土人情和读者心理。申报》与《上海新报》展开了激烈竞争。除在内容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外,主要采用经济手段专攻对方,它非常注重经营管理《申报》馆除出《申报》外,还经营其他出版事业,1872年11月11日发刊文艺性月刊《瀛寰琐记》,这是我国最早的文艺期刊。1876年3月,创办通俗性报纸《民报》,1884年5月创办我国第一个石印的时事画报 《点石斋画报》,出版了13年。它创设了申昌书局,以翻印旧书和出版新著,出版了很多珍贵的中国书籍。这些文化出版事业的创办,都是在申报不断盈利的条件下兴办的。这些专业的兴办又在经济上支持了《申报》,使申报馆的事业日益发达。美查成为近代中国很少有人与之抗衡的报业资本家。参考书目:陈平原:《美查的志趣与〈点石斋画报〉的宗旨》,载于2000.6.3《文汇读书周报》《在图像与文字之间》,载于 2000年《读书》③ 申、新、沪 三报鼎立《申报》之后,上海的外商于八、九十年代又出版了影响广泛的《字林沪报》和《新闻报》,使上海的中文外报,一下子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字林沪报》是1882年4月创办的,出版这家报纸的是十前出版《上海新报》的字林洋行。这次它吸取教训,仿效《申报》,聘中国人为主笔,主笔是戴谱笙、蔡尔康等。同时《字林沪报》开始重视言论和文艺,每期都有,并于1897年11月出版我国第一个副刊《消闲报》,随《字林沪报》附送,不另收钱。1900年卖给日本人,改名为《同文沪报》又出版了数年。《新闻报》于1893年2月创刊,创办人为英商丹福士,1899年转让给美国商人福开森,一般认为《新闻报》成为一张具有广泛影响的报纸,正是始于福开森接办以后,这样《新闻报》、《字林沪报》和《申报》这三家大报在上海形成 三报鼎立 的格局。3.宗教报刊在上海的发展鸦片战争后,随着上海逐渐取代广州而发展成为中国沿海的中心城市,上海也成了西方传教士在华活动和创办报刊的主要基地。①上海第一家传教士报刊《六合丛谈》《六合丛谈》创刊于1857年1月26日,它不仅是上海的第一家传教士报刊,同时也是上海的第一家中文报刊。《六合丛谈》主编是英国伦敦布道会传教士亚历山大∙伟烈亚力,麦都思负责印刷出版。《六合丛谈》的主要内容包括:宗教宣传、自然科学知识、新近的商业行情信息、中外时事新闻报道。出版一年多即告停刊。②外国传教士办报活动的变化与《万国公报》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基督教传教士在上海的办报活动也进入了一个扩展阶段。这期间在上海先后创办 的报刊有:1862年创办的《中外杂志》,1868年创办的《中国教会新报》、1871年创办的《教务杂志》(英文)、1871年创办的《圣书新报》、1874创刊的《福音新报》、1876年创刊的《益智新录》、《格致汇编》等。这些传教士办的报刊,就其内容而言,可以分为宗教性的和非宗教性的两大类。这其中,《中国教会新报》颇具独特性,它于1874年更名为《万国公报》,并经历了一个由宗教性报刊发展为非宗教性报刊的过程。《万国公报》《中国教会新报》1868年9月创刊于上海,创办人是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在创办后的几年时间里,一直以宗教性内容为主,虽然每期中都有一些介绍光电化的短文,但这些非宗教性的内容比重不大。1874年更名为《万国公报》后,它的读者对象由教徒教友扩展为社会各界人士,内容也改变为以介绍西学知识为主。同时,《万国公报》还以大量篇幅刊登 京报全录 、 各国近事 等时事性内容。《万国公报》力图通过这两方面的内容扩大他们对中国社会内部变革运动的影响和干预程度。《万国公报》于1883年曾停刊。1887年基督教在华的最大出版机构《同文会》成立,决定恢复《万国公报》,主编仍是林乐知。《万国公报》复刊后至戊戌变法失败的十余年间,在中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政治影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都曾受到它的影响,据说连光绪皇帝也订阅了《万国公报》。可见在当时影响之大。三、外报在京津地区的扩张1.北京的《中西见闻录》北京作为京都,对外国人的限制特严,办报自然不易。1871年,在京的英美传教士成立了 在华实用知识传播会 ,次年8月, 传播会 创办了自己的机关刊物《中西见闻录》,月刊,这是北京第一个中文近代化报刊。负责编辑的是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刊物的主要内容:一是科学技术知识的介绍、一是新闻报道,这和上海的《六合从谈》大体类似。 《中西见闻录》在北京只出了三年,影响也不大,但它毕竟意味着最后一个禁区被突破了。2.外报在天津的扩展在天津首先出现的是《北方邮报》(1880-1881年),主要刊登海关贸易统计之类材料,非时事政治性,社会影响很小。1886年中文《时报》和英文《中国时报》(The Chinese Times)出版,标志着外报在天津(包括中国的北部)活动的真正开始。《时报》和《中国时报》都是由时报馆所出。《时报》1986年创刊后,广登京津地区新闻,显示出鲜明的地方色彩。《时报》的时事性较强,消闲性稿件比上海、香港的报纸略为少些。1890年,英传教士李提摩太任主笔后,《时报》发生重大变化,成为一种政论性报纸,与1889年复刊的《万国公报》南北呼应,大力宣传变法主张。《中国时报》的主编是英国人宓吉,该报与《时报》具有相同的特点也是主要刊登北方地区新闻,重视言论。《时报》和《中国时报》都于1891年停刊,原因是销路不畅。1894年,天津印刷公司创办了北方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京津泰晤士报》主编是贝令汉,次年为史密斯,该报继承《中国时报》的传统,着重报道京津地区和北方各通商口岸的新闻,经常评论时事。1941年受到日本侵略势力的压制,1941年被迫停刊。外报在天津发展的原因:外报在天津的扩展,使得北中国的大片地区纳入外报宣传网络之内,这正是当时外国殖民主义势力深入中国的迫切要求。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各国都力图加强对北京上层人士的政治影响,报刊被认为是有效手段。但在北京办报较困难,天津毗邻北京,因而成为外报在华北的重要基地,这也是天津报纸政治色彩较强和重视政论的原因。四、外报在其他地区的出版鸦片战争后,在沿海的福州、厦门、宁波、烟台和长江沿岸的汉口等通商口岸,也出现了一大批中、英文报。第三节 外报的作用和影响 (对于外国报刊的评价)一、外报和中国古代报纸的同时存在从1815年到1911年,作为近代报刊的外报同邸报、《京报》等中国古代报纸,并存了将近一个世纪。这在世界新闻史上是不多见的1.外报与中国古代报纸的异同(1)在办报思想上,外报一般都有明确的、具体的宗旨,并公诸于世,而邸报、《京报》等中国古代报纸都没有规定具体的办报目标与方针。邸报发布可以抄传的官文书,不过是朝廷有关官员的一项工作;而刻印和发行《京报》,只是报房用以谋利的手段,至于它的宣传目的、社会作用,报房主人是不考虑的(2)在内容和版式上,外报逐渐形成以新闻、评论、文艺作品(副刊)、广告为基本内容的格局,而邸报、《京报》都是以官文书为基本内容(3)在机构设置和专业分工上,外报的报馆是独立的机构,办报成为独立的社会机构,报馆内部也有明确的分工。中国的邸报,没有专设的办报机构,《京报》的报房,是从事出版与发行商业机构,没有专业的采编人员(采访、编辑)(4)在传递新闻和印刷技术上,当邸报、《京报》还是手抄、木刻活字(或胶泥活字)印刷的时候,外报已在利用近代科学技术排印(5)在传播范围上,邸报主要在官府和官吏中传播,范围很小,京报也主要在北京发行,数量也不多。而外报面向社会发行,有广泛的读者对象。上述各方面的情况说明,外报是与中国古代报纸有着不同特点的近代报刊。二、对于外国报刊的评价1.从政治倾向看,就整体来说,外报是外国殖民主义者的舆论工具,为外国殖民主义者侵略中国服务,这一点,是应该肯定,毋庸置疑的。但是外报品类复杂,表现各异,所起的作用不尽同,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外报中,外文报刊比中文报刊其侵略性要强得多、明显得多。外文报刊中的葡文报刊,又有别于英文报刊,它自成体系,别有宗旨。当时葡萄牙国内政局动荡,葡文报刊主要忙于本国问题,对中国的事务较少注意。中文报刊中,传教士所办的中文报刊其政治倾向又比商业报纸要强烈得多。3.从新闻业务方面来看,外报使中国人认识了近代报刊的功能,把西方的报纸观念、办报模式与方法带到中国来了,为中国人提供了办报的方法和经验,并使一批中国人受到新闻工作的职业训练。比如王韬。另外,在印刷技术和设备上,为中国人创办报刊准备了物质条件。最早的中文铅字和印刷机都是从外国进口,首先在外报使用的。中国人自办报刊的初期,有租用印刷设备的,更多的是仿照外报设立自己的印刷机构。外报逐渐衰落后,其设备也以各种方式陆续转移到中国人手里。总之,外报的实践,在多方面为中国人自办报刊准备了条件。谢骏:《香港初期报业研究》 1992.6《人大复印》秦绍德:《论上海近代报刊的诞生》 1990.3《人大复印》第三章、戊戌变法前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办报活动第一节 中国人自办报刊历史的开端一、林则徐组织的译报活动林则徐是中国重视近代报刊的第一人。1838年末,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1839年3月10日抵达广州。当时昏庸自大的清朝统治者,对外部世界茫然无知,道光皇帝竟问: 英国在哪里? 英国到新疆有无陆路可通? 林则徐到广州后也发现 沿海文武员弁,不谙夷情,震于英吉利之名,而实不知其来历 ,认为 必须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定控制之方。 于是,他在广州设立翻译馆,组织人员翻译外文报刊。翻译的材料,名为《澳门新闻纸》,在澳门新闻纸的基础,整理加工而成的《澳门月报》,则送呈道光皇帝阅览。这可以说是中国人第一次与近代报刊这个新鲜事物打交道。二、太平天国的办报方案太平天国后期重要的领导人洪仁玕在在1859年写的《资政新篇》中,提出了创办新闻馆的设想。《资政新篇》是一个企图自上而下地实行资本主义性质改革的新政纲,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改革方案。在这一新政纲中,洪仁玕从整个国家政权结构的宏观方面着眼,提出办报主张及一些新闻观点。1、洪仁玕认为,报纸是维系中央政权,加强太平天国集权统一领导的工具。通过报纸的作用,可以禁朋党之弊,消弥各种弱本强末的离心力量,希望发挥报纸的作用,来协调中央和地方政权。2、把报纸看作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手段。他说: 要自大至小,由上而下,权归于一,内外适均而敷于众也,又由众下达而上位,则上下情通,中无壅塞弄弊者,莫善于准卖新闻篇或设暗柜(即意见箱)也。 他设想: 邮亭由国而立,余(书信馆、新闻馆等)准富民纳饷,禀明而设。 这实际上是主张民间办报。3、认为报纸有教育民众、移风易俗的作用,可以改变社会风气。他说: 设新闻馆以收民众公议,及各省货价低昂,事势常变。上览之,得以资治术;士览之,得以识变通;商农览之,得以通有无。昭法律、别善恶、励廉耻、表忠孝,皆借此以行其教了。教行则法著,法著则知恩,于以民相劝戒,才德日生,风俗日厚矣 。4、认为报纸有监察政治的作用,其中包含对地方政权机关和官吏进行监督的责任,以利加强中央政府权力。他设想: 兴各省新闻官,其官有职无权,性品诚实不阿者。官职不受众官节制,亦不节制众官,即责罚亦不准众官居褒贬,专收十八省及万方新闻篇有招牌签记者,以资圣鉴,则奸者股栗存诚,忠者清心可表,于是一念之善,难逃人心公议矣 。5、谈到了报纸的文风问题, 只须实写,勿着一字浮文 , 伪造新闻者,轻则罚,重则罪 。把真实作为新闻报纸的最高标准。意义:洪仁玕这一系列新闻设想,实际上是企图用资产阶级报纸的民主形式来克服农民政权中不可避免的封建专制缺 陷,希望靠发行报纸来澄清吏治,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但它毕竟是具有进步意义的,这一系列新闻理论设计,在从林则徐翻译外报、开眼看世界,到王韬办报宣传变法,这一段时间内,构成了从地主阶级革新派到资产阶级改良派先驱之间的中介环节,是中国近代报刊思想史上最初阶段一个逐步递进的阶梯。由于太平天国形势迅速逆转,洪仁玕的新闻理论没有来得及实现。平心而论,限于中国的历史条件,洪仁玕的带有西方资本主义色彩的新闻思想和他的政治思想一样,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状况不相适应,即使太平天国夺取全国政权之后,也不一定能够完行得通。三、中国资产阶级报刊的萌芽自十九世纪60年代起,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重要发展,中国社会内部和中外之间的联系明显加强,中国的社会矛盾日趋深化,一个要求社会改革的思想潮流正悄悄兴起,推动中国人自己办报的一些基本条件正在形成,另外,前面我们曾谈到外国报刊把近代化报纸的模式和有关办报的基本知识已传入中国,加上60年代起,一批中国知识分子参加了外报的工作,积累了经验,为中国人自己办报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必要的准备。中国人自己办报的时代到19世纪70年代终于到来。主要报纸:最早出现的是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创办人是艾小梅,内容以 奇闻轶事居多,间有诗词杂作 。因销路不畅,读者寥寥,不久就停刊。接着,在东南沿海的几个城市相继出现了中国人办的报刊。较著名的有:香港的《循环日报》(1874年2月)、上海的《汇报》、广州的《述报》(1884年4月)和《广报》(1886)在这些中国人早期自办的报纸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王韬主编的《循环日报》。下面我们谈谈王韬和《循环日报》。四、王韬与《循环日报》王韬于1872年创办《循环日报》,主持笔政十年。1884年回到上海定居。遗著有《弢园文园》、《弢园文录外编》。报纸特点:《循环日报》每期两张4版,用洋纸两面印刷,第一版行情版(商业行情),第二版新闻版(京报全录、羊城新闻、中外新闻(首登评论,后登中外新闻),第三版航运消息和广告,第四版登广告和启事,这种体例和模式,创刊后十年无变化,也是当时香港报纸的流行格式。办报宗旨:《循环日报》是我国近近代史上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报纸。关于《循环日报》的宗旨,王韬概括为 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 ,即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的科学文化,振兴中华,抵御外患。报纸取名 循环 ,就是因为王韬认为 弱即强之机,强即弱之渐,此乃循环之道也。 也就是说他相信中国走变法自强的道路,就能够实现由弱到强的转变。报纸特色:以政论为主,宣传变法自强王韬对报刊政论文体的改革所做出的贡献 :其次,在写作过程中,王韬自己的政论,也是按这个原则写作的。他的政论,均是有感而发,直抒胸臆;立论鲜明,言之有物,为文平易朴实,清晰畅达,不事雕琢,不务浮华,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极强的说服力第三,这种文风给当时在时文(桐城派)统治下的文坛吹来一股清风,同时为报坛的政论文体树立了最早的榜样。对以后维新派报刊政论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报刊政论文体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称为 报章文体 ,它始见于外国人办的中文报刊中,但真正起推动作用的是王韬。谢骏:《王韬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2001.夏《新闻大学》周叶飞:《王韬、洪仁 新闻思想之比较》 2001.冬《新闻大学》王润泽:《王韬办报思想中的西学渊源》 2005.3《国际新闻界》李五洲:《论近代中国对新闻自由思想的认识偏差》 2001.冬《新闻大学》第二节维新运动时期的新闻事业19世纪90年代,中国资产阶级的变法维新运动达到了高潮,与此同时,也掀起了一次办报高潮.这次办报高潮打破了外报在华出版的优势,成为中国社会舆论的一支主要力量。一、康有为与强学会的三个报刊1.康有为首创《万国公报》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出身于官宦之家。21岁到香港游历,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比封建制度的优越性,开始收集报刊,向西方寻求真理。这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传教士办的《万国公报》,以至于他把自己后来创办的第一个报刊,也取名为《万国公报》。1888年他进京参加顺天乡试名落孙山,写了《上清帝第一书》,首次提出变法维新主张。1891年,他在广州办了长兴学舍(后迁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培养了一批维新骨干,其中最著名的是梁启超,还有麦孟华、徐勤、何树龄、欧榘(同矩)甲、韩文举等。1895年,康、梁一起赴京参加会试期间,正值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康梁串联全国十八省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举行了 公车上书 ,要求 变成法 以成天下之治 。这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发动的一次大规模群众性爱国活动,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在 公车上书 中,康有为提出了开设报馆的建议,不久,便付之于行动。1895年8月17日,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办的第一家报纸 《万国公报》,在北京创刊了。《万国公报》是双日刊,版式与《京报》相似。初期的经费由康有为独立承担,梁启超、麦孟华担任编辑。当时委托京报报房用木板雕印。共出了三个月,45册。主要是进一步宣传变法主张。2.京师强学会与《中外纪闻》的出版1895年11月,在《万国公报》的鼓吹和康有为的游说下,一些具有维新思想的帝党官员(陈炽、文廷式、袁世凯等)和知识分子在京师在立了强学会。强学会正式开局后, 先以报事为主 ,遂将《万国公报》改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中外纪闻》除继续刊登论说宣传变法外,还刊登一些中外新闻。强学会成立和《中外纪闻》的出版,在封建顽固派中引起了恐慌。18961月20日,光绪皇帝迫于顽固派的压力,下令封闭京师强学会,《中外纪闻》也被迫停刊。《中外纪闻》从创刊停刊只存在了一个月零五天。3.上海强学会与《强学报》的出版1895年10月,《万国公报》的言论和京师强学会的筹备活动引起了封建顽固派的注意,有人劝康有为暂时走避,考虑到京师强学会已具规模,正需要到南方去继续发动,康有为于10月17日离开北京,到南方游说代理总督张之洞,张之洞同意他在上海,广州两地成立强学会,并捐银1500两作活动经费。经过短时间筹备,上海强学会的机关报,于1896年1月12日创刊,由康有为的弟子徐勤、何树龄主编。《强学会》的政治色彩比《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更为鲜明,旗帜鲜明地倡导变法维新,影响也比《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大。在清政府颁布了查禁强学会一切活动的命令后的第六天,惯于看风使舵的张之洞下令解散上海强学会、停刊《强学报》。因此,上海的强学会从1月12日创刊到1月25日停刊,只存在14天,出版了三期。意义:京、沪两地的强学会及期机关报《中外纪闻》、《强学报》虽然很快就被封建顽固派和洋务派扼杀了,但它们的影响不可低估。首先,强学会的成立,标志着酝酿了几十年的变法维新运动,已由一般的思想启蒙工作转变为在士大夫阶层进行的有组织的群众性政治活动。第二,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三个报纸的出版,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为即将到来的中国人办报高潮拉开了序幕。第三,通过办会办报活动,培养和锻炼了维新派的政治活动家和报刊宣传家,为维新派后期报刊宣传活动的全面展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梁启超与维新派的重要机关报 《时务报》1.《时务报》的创办强学会被查禁后,维新派人士又重新聚集力量,另谋再起,决心 以报馆为昌始 ,继续宣传变法维新,把变法维新推向高潮。《时务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办起来的,它成为维新派最重要的机关报。1896年8月9日,《时务报》正式在上海创刊。汪任总经理,负责馆内外事务,梁任主笔,主持 报中文字 。每10日出一期,每期32页,约三万字、书本式,连史纸石印,每期卷首发政论一、二篇,约三、四千字;下设《恭录谕旨》、《奏折录要》、《京外近事》、《域外报译》约占每期的二分之一篇幅。至1898年8月8日停刊,历时两年,刊行69期2.《时务报》的变法宣传特色和影响首先,它作为广大爱国臣民的喉舌,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国难临头,非变法不足以图强。该报连续发表了类似《变法通议》那样的政论,以 变亦变,不变亦变 等非变法不可的激烈言辞。煽动风潮,鼓吹革命,充分表达了广大爱国臣民的心声,鲜明反映了家国垂危,不变就要被淘汰的时代特色。第三,变法宣传的对象,与七八十年代早期改良主义者和《中外纪闻》等报刊,只着眼于少数王公大臣不一样,《时务报》对中上层官吏和众多士大夫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它不仅宣传兴学,而且还鼓吹立会、办报。据统计,1896年1月强学会被封后,全国私人组织的学会、学堂报馆达四五十所。越来越多的人支持变法图强的主张,大大促进了变法维新运动开展。《时务报》的的变法维新宣传是非常有成效的。这一方面受到广大爱国臣民的热烈欢迎,另一方面,也引起了封建顽固派和洋务派越来越严重的嫉恨和反对,于是一场争夺《时务报》的斗争开始了3.一场争夺《时务报》的斗争对维新派的办报活动,封建顽固派从来就是深恶痛绝,万般诋毁的。洋务派则是另一种态度。他们处于观望之中,见维新盛行,他们便附庸 时务 之风雅,以 谈新法为一极时髦之妆 ,后来,维新派受到镇压,他们翻脸一变,立刻举起了屠刀。这方面,张之洞表现得最为突出,张之洞见《时务报》一纸风行,便盘算着通过汪康年控制《时务报》。三、遍布各地的维新派报刊1.澳门的《知新报》《知新报》是维新派在华南的重要舆论阵地。它是在康有为的亲自领导下于1897年2月22日在澳门创刊的。梁启超也参与了该报的筹备工作,并担任撰述,总撰述是徐勤。该报初创时起名《广时务报》,含 推广时务报 和 广东时务报 两重意思,后为避免与《时务报》同名而改为《知新报》。《知新报》与《时务报》南北呼应,大力宣传维新派主张。所不同的是,《知新报》在澳门出版,为清廷势力所不及,因而言论更为大胆,敢言《时务报》所不敢言。特别是戊戌政变后,各地维新派报刊一扫而尽,惟独《知新报》幸存下来,坚决站在维新派立场上指斥后党搞反动政变,歌颂为维新变法而死难的烈士。该报出至1901年1月才自动停刊共出了133期。2.《湘学报》与《湘报》这两家报刊是维新派在华中的重要舆论阵地。《湘学报》是个综合性旬刊,初名《湘学新报》,创刊于1887年4月22日,地点是长沙。它以倡新学、开民智、育人才、图富强为宗旨,主编是唐才常。《湘学报》的创刊和时务学堂的创办,使湖南的维新运动开展得十分活跃,呈现后来居上的势头。1898年2月,湖南维新人士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南学会。南学会成立后,有鉴于《湘学报》的刊期过长(10日一刊),文字艰深,偏重于学术,决定另办一份日报 《湘报》《湘报》特色:《湘报》创刊于1898年3月7日,主编仍是唐才常。《湘报》的言论中,最有特色的对封建专制的猛烈抨击和对民权平等学说的热烈鼓吹。在这方面,它比《时务报》、《湘学报》等更为突出,也更为激进。另外,《湘报》的爱国救亡宣传也极具激情和感染力。康有为曾称它是 全国最好的一张维新报纸 ,《湘报》之所以办得如此出色,原因之一,是有一支有胆有识、思想解放的编撰队伍。除唐才常外,梁启超、谭嗣同、樊锥、何来保等都是编撰队伍的核心。其中,谭嗣同更是主要的撰稿人。《湘报》的出版使湖南顽固派惊恐不安,他们一方成上书要求停办《湘报》,一方面纠集流氓打手捣毁报馆,殴打主笔。面对顽固派的挑战,谭嗣同、唐才常等人毫不妥协,一直将《湘报》出至政变后才被迫停刊。3.严复与《国闻报》、《国闻汇编》《国闻报》是维新派在北方的重要舆论阵地。它于1897年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主要创办人是我国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维新运动的知名人物严复。1897年夏天,严复在《时务报》创刊的启发和鼓舞下,与王修植、夏曾佑、杭辛斋等人共同创办《国闻报》,大力支持变法维新运动。然而,严复并不赞成 倡民权 、 开议院 的主张,属维新派中的右翼,戊戌政变后未被深究。此后,严复思想渐趋保守,晚年甚至列名于拥戴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筹安会,1919年又反对五四运动,成为时代的落伍者,1921年默默死去。《国闻报》特色:严复等人创办的《国闻报》,其最大的特色是新闻多,消息快。创办初期,《国闻报》以 通外情为要务 ,特别重视对外国报纸和书刊的翻译介绍,但实践证明群众更关心发生在身边与自己有切身利益关系的重大政治事件,因此,《国闻报》便逐渐把报道重心转移到国内新闻,特别是北方地区的新闻。如《国闻报》从1897年11月18日至1898年1月7日,连续报道了胶州湾事件,一直到2月19日才结束关于这一事件的报道,并发表七、八篇关乎这一事件的评论。紧接着,《国闻报》又大力揭露了俄国侵略军一手制造的旅大事件。在这个事件的报道中,其消息的准确和详细,是其他报纸无法比的。《国闻报》因此受威胁,严复为保全这块阵地,从1898年3月27日起,假作卖给日本人西村博。在日商招牌的掩护下,《国闻报》一直坚持到1898年12月,对 百日维新 和戊戌政变作了较充分地报道,最后迫于政治形势,到1899年2月才真正卖给日本人。《国闻汇编》《国闻汇编》是国闻报馆出版的旬刊,创刊于1897年12月8日。至每期均有两部分内容,前半部为论著,主要是译稿,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即在《国闻汇编》上连载;后半部为译报,即从外人报刊中翻译的新闻和评论。《国闻汇编》只出了6期就停刊,原因是曲高和寡,销数太少。但它首先发表《天演论》这样有巨大影响的力著,对中国文化史是一个极大的贡献。4.其它一些维新派报刊在这一次办报高潮中,各地维新派人士还在全国各地创一大批报刊。上海的最多,除《时务报》外,还有《集成报》、《富强报》、《实学报》、《求是报》、《女学报》(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妇女报纸)等等。杭州有《经世报》、桂林有《仁学报》、重庆《渝报》、广州《岭学报》、成都《蜀学报》等等。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批专业性科技期刊,如上海《农学报》温州的《算学报》,等等.这些报刊都是在维新运动处于高潮期间创办起来的,是维新运动的产物,它们和康、梁等人创办的《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湘学新报》《湘报》《国闻报》《知新报》等一道,形成了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史上的第一个中国人自己从事办报活动的高潮。意义:维新派报刊在中国报刊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首次打破了外报在中国舆论界的垄断地位,使中国报刊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它最早吹响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的号角,冲破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言禁,为争得言论出版自由迈出了可贵的一步。它对报刊业务上的多方面改革,对中国近代报刊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四、维新运动时期报刊在业务上的改进1.重视政论的作用2.寓评论于新闻报道之中戊戌时期的报纸与期刊尚未有严格的分野,新闻报道也未能成为报纸的主角。因此,对不少维新派报刊来说,新闻报道是一个薄弱环节。但由于当时政论非常发达,寓评论于新闻报道中,利用新闻报道来发表政见,也说成为当时报刊业务方面的一个特点。3.改进编辑工作近代早期报刊,不论期刊还是日报,都采用书本式。整版不分栏,标题和正文的字号一样大小,而且习惯于用四个字一句的方式概括。到戊戌期间,这种情况开始有所改变。1898年汪康年创办的《时务日报》,首先将版面分栏、新闻分类。发稿时也按照不同新闻类别进行编排。标题也逐步改用新闻分类题作标题,或用便于读者了解新闻内容的文字作标题,逐渐使新闻标题向一事一题的方向发展,如《吴淞防务》《简放出洋钦使》等。第四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外人办报活动一、日本人在华报业的崛起从19世纪末起,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日本报业的崛起。1895年前,日本在华只出版过4种报刊,与英美相比,微不足道。可是,从1895年至1911年的15年里,日本在华先后出了约55种报刊,其数量之多,发展之猛,远远超过了其他各国。这其间出现了两次办报高潮:1. 从1895年中日甲午之后至1905年日俄战争前这一时期出版报刊最多的是在日本统治下的台湾。日本统治者长期不许中国人在台湾办报,但日本人在当地办报却十分活跃,出了20种左右的报刊,其中影响最大、历史最久的是《台湾日日新报》。日文和中文都有的报纸,4版日文,2版中文,每天6版,社址在台北。在大陆,天津、上海、北京也是日本报刊的主要出版地区。引人注目的是,日本在华影响最大的报纸《顺天时报》,于1901年10月在北京创刊,这是外国人在北京出版的第一张中文报纸。日本人中岛真雄利用八国联军侵占北平,清庭帝后逃往西安的混乱局势出版了这份报纸。此后30年,《顺天时报》一直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主要宣传工具,1930年3月26日停刊。2.二次高潮是从1905年日俄战争后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这一时期创办的报刊不下23种。这一时期日本不仅自己在中国创办报刊,还收买或贿赂非一些日本人报纸。与英美报纸比起来,日本报刊受官方控制特别严密,有的实际上为官方所办,有的虽是私人所办,也与官方有较多联系。如《顺天时报》后成为日本外务省的机关报,《满洲日报》的社长来源庆助,曾是日本军部派到东北的重要情报人员,因而,这些在华报刊明显地为日本的政策辩护、宣传,成为日本政府的喉舌。二、英美报业的发展变化这一时期,英文报刊这一时期除香港的《南华早报》(1903年11月创刊、英国人克银汉创办,他一人兼总经理及主编)影响较大外,其它的上海等地的社会地位皆不足称道。《南华早报》创刊后第二年便宣传为香港最畅销的英文报纸。它售价1角,比一般报纸低廉,发刊对象不是上流社会的豪绅巨贾,而是普通读者,至今该报仍在出版。外国人在华办的中文报刊,这一时期出现较大变动。过去那种商业报纸发展的势头,中断了,没有出现新的中文商业报纸,原有的一些报纸,产权也被出售。汪汉溪 《新闻报》(美商福开森) 史量才 《申报》(英商美查)第四章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第一节 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戊戌政变后的办报活动一、梁启超在日本的办报活动1.主编《清议报》戊戌变法后,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国内的舆论机关丧失殆尽,康、梁流亡日本后,很快又在那里重建宣传阵地,创办了《清议报》。《清议报》1898年12月23日在横滨创刊。每月出3期,1901年12月21日停刊,历时3年,共出100期,每期约发行三、四千份,海外及国内的上海、北京、广州等地都有该报的代售处。它的编辑人和发行人名义上是侨商冯镜如,实际主编是梁启超。办报宗旨:在第11期上,梁启超把办报宗旨概括为 主持清议,开发民智 。 主持清议 ,即猛烈抨击 逆后贼臣 慈禧、荣禄把持下的朝政,鼓吹 尊皇 ,力主归政光绪皇帝,这是该报的主要政治主张。 开发民智 ,即宣传介绍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文化道德思想。这是该报在意识形态领域内进行的思想启蒙工作。《清议报》前期正值戊戌政变发生不久,更偏重于前者,后期更偏重于后者。梁启超以任公、哀时客、饮冰室主人、少年中国之中国等笔名,在《清议报》上发表了350多篇政论及诗词、散文,著名的《国民十大元气论》、《少年中国说》等都发表在《清议报》上。到100期,《清议报》因报馆失火而停刊2.主编《新民丛报》《清议报》停刊后不到两个月,改良派又在横滨创办了《新民丛报》半月刊。从1902年2月8日创刊至1907年11月20日停刊,前后历时6年。《丛报》初创时,行销两千份,很快就增至每期一万份左右,国内外代销处有90多处,连云、贵、陕、甘都有出售。但自1904年后,经常不能按期出版,所以实际只出足4年,刊行96期。名义上的发行人是冯镜如,实际主编仍是梁启超。主要撰稿人是康门弟子(如麦孟华,徐勤、欧榘甲、韩文举等)还有章太炎、马君武、徐佛苏等,黄遵宪、严复、狄楚青也经常寄诗文来发表。当然写得最多的梁启超。《新民丛报》办报宗旨:开民智 , 造新民从这一宗旨出发,《丛报》向人们鼓吹了一整套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政治学说、科学理论知识。从古西腊,罗马到近代英、美、法,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卢梭、孟德斯鸠乃至培根、笛卡尔,从哲学、历史、经济、政治到自然科学,都做了生吞活剥的介绍。其资料和信息量之多、之大,令人罕见。它使人们大开眼界,使许多中国知识分子懂得了除了本国的传统文化知识之外,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五光十色的新思想、新理论、新学问。《新民丛报》的特点:他进一步发挥了 时务文体 的特点,文字平易畅达且华美犀利,文风汪洋恣肆,笔锋常带感情,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力,又被人誉为 新民文体 ,梁启超被称为 言论界之骄子 。《新民丛报》的影响及意义:《丛报》所做的这一系列宣传、启蒙工作,就其主观意图来说,是为它鼓吹社会改良的政治主张服务的。但就客观影响来说,许多爱国的知识青年,他们鄙夷改良派政治上的保皇立场,但却喜欢阅读《新民丛报》。因为《丛报》介绍、宣传了许多新理论、新思想,批判了一些陈腐不堪的旧意识,旧观念。3.创办《新小说》1902年11月,梁启超又在横滨创办《新说》,初为月刊,后经常脱期,出至1906年1月第24期停刊,前后延续3年多,名义上的编辑兼发行人是赵毓林,实际上的主编是梁启超。《新小说》是中国近代第一份以刊登新体小说为主兼及戏曲、诗歌、文艺理论等的文艺刊物。《新小说》发刊词: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便是它的发刊词。里面写到: 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 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 。《新小说》的影响:从古自今,如此重视小说、如此重视小说的社会功能,《新小说》是第一刊。《新小说》还发表了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由于它的首倡,此后又有《绣像小说》(1903年)、《月月小说》(1906年)、《小说林》(1907年)等接踵印刊,形成了晚清文艺刊物和小说创作的繁荣局面。梁启超在日办报活动的影响 :从1898年12月到1902年11月,梁启超在日本先后创办了《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等三大报刊,宣传了一整套当时在中国仍是先进、新颖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启迪了几代青年士子的思想。这是梁启超作为资产阶级启蒙宣传家影响最大、贡献最多的黄金时期。李泽厚在《中国近代思想史论》(424页)中说: 这广泛而富于成效的启蒙宣传工作是如此不可抹杀,它几乎抵消了梁一生的错误和罪过而有余,因为后者在客观历史上所起的消极作用比不上前者的客观积极作用。 这可以说是对梁启超恰如其分的评价。二、改良派在海内外的其他报刊除《清议报》、《新民丛报》外,1900年前后,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海外(主要是美洲和南洋)、港、澳和国内创办和控制了一批报刊,大力鼓吹保皇立宪。如在美洲有《文宪报》《文兴报》《大同日报》《日新报》等,在南洋有《天南新报》《益友新报》等,在港澳除《华字日报》《循环日报》《维新日报》《知新报》等老牌改良派报纸继续为立宪活动鼓吹外,还创办了《实报》(后改为《真报》)、《商报》等。在国内,除康、梁直接派人回国创办报纸外,国内持改良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各地好办了一批报刊,如《大公报》、《京话日报》、《中外日报》等。改良派海外报刊的创办使华侨报业得到了发展。在国内的报刊,则影响日益被革命派报刊所取代。张瑛:《〈新民丛报〉宣传宗旨辨》 载于1985.1《人大复印》侯明古:《梁启超 报章体 评议》 同上易前良:《〈新小说〉杂志与 中国文学 观念的确立》载于2004.5《人大复印》第二节《大公报》、《东方杂志》、《时报》等一批有影响报刊的创刊20世纪的最初10年(即清王朝的最后10年),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空前发展的10年。这期,清王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一方面武力镇压革命,一方面加强对舆论的控制。但它已没有力量禁止所有报刊的出版,只能集中力量打击革命派报刊,对那些在政治组织上与资产阶级革命派无直接联系和对他们的统治没有构成直接威胁的报刊则有所放松。正是在这样背景下,一批有影响的民办报刊得以创刊。这类报刊中,以《大公报》、《东方杂志》、《时报》、《京话日报》和汪康年主办的《时务日报》、《京报》最负盛名。一、英华和天津《大公报》二、商务印书馆和《东方杂志》《东方杂志》是中国历史上一份刊期最长的大型综合性刊物。1904年3月11日在上海创刊,月刊,每年12期合为一卷,出至1948年12月停刊,共出44卷,由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是中国近代出版事业中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出版机构。创办人是夏 芳,创办《东方杂志》便是他提出来的,先后负责编辑工作的有:徐珂、孟森、陈仲逸、钱智修、胡愈之、李圣五、郑允恭、苏继 等。1904-1910年这一时期,《东方》实际上是一份具有 选报 、 文摘 性质的刊物。1911年后,曾几次改革,几度易人,一直到1948年12月才停刊。三、狄楚青和《时报》《时报》于1904年6月12日创刊于上海。名义上的发行人是日本人宗方小太郎,实际创办人是狄楚青,历任主编有:罗孝高、陈景韩、雷继兴、包天笑、戈公振。在全国大型日报中,以锐意进行报刊业务革新见称。《时报》初创时期,曾得到康有为、梁启超在人力财力上的多方资助。1904年,狄楚青奉康有为之命,从日本回上海筹备《时报》。同年4月,梁启超也从香港潜来上海参加筹备。首任主笔罗高孝也是康门弟子。所以,初期的《时报》,成为康、梁在国内的重要喉舌。1908年后,因狄对康、梁保皇党事,不肯尽力,被指责为 叛党之人 。辛亥革命后,该报由狄独资经营。《时报》最有影响,是它对报刊业务的改革 :第一,除《论说》外,另辟《时评》栏,配合当天重大新闻发表议论,篇幅短,时效性强,很引人看。一时数篇,分版设置,主要由三位编辑撰写:陈景韩负责《时评一》,主评国内大事;包天笑负责《时评二》,主评各埠新闻;雷继兴负责《时评三》,主评本新闻。当时在国内,如此紧密配合时事新闻发表《时评》,它居首创。第二、新闻方面,为适应形势发展, 以速为主,各处访事员,凡遇要事,必以电达 ,与其它报纸相比,该报从各地发来的要闻专电较多,受到读者欢迎。第三,为满足文学爱好者的要求,该报另出 附张 ,辟设《小说》专栏。每天必登小说,分撰译两种,以译为主,译介了不少世界名著,传诵一时。第四,《时报》对版式和版面,也有许多改进和创新。在此之前,报刊都采用书本式。该报打破成例,首创今天这种 对开报纸、分为四版、两面印刷 的现代型版式。版面革新,以汪康年的《时务日报》为最早。《时报》创刊后,又在《时务日报》改革的基础上对栏目、标题、字体等,继续进行改进发展,使版面变得更加多种多样,活泼醒目。该报在业务上的这些改革和创新,不久为老资格的《申报》、《新闻报》等所仿行,使报界面目一新。四、彭翼仲和《京话日报》《京话日报》是一份以城市居成为主要对象的小型日报。1904年8月16日创刊于北京,创办人是彭翼仲。1906年9月28日,清政府以 妄议朝政,容留匪人 的莫须有罪名查封报纸。事发前,有人劝彭到租界躲避,他回绝了,在报馆坐以待捕。最终被判流放新疆十年。在他被押解去新疆的日子,沿途 市民去送者数千人 ,一位长期担任义务讲报员名叫郭瑞的读者,自愿陪他去新疆。此后,《京话日报》曾两度复刊,一次是1913年彭从新疆回京后。这次复刊时间很短,因触怒袁世凯被封。袁世凯死后再度复出,1922年终刊。《京话日报》特点:通篇概用京话,以浅显文笔,述朴实之理,纪紧要之事。 (《发刊词》)内容:①是积极鼓吹反帝爱国,御侮图强。彭翼仲曾说:他办报的目的主要有二,一是 开发民智 ,二是以洋人手里 争回这说话的权 。②是猛烈抨击官场的腐败黑暗,积极反映社会底层群众的生活疾苦。因而,得罪不少官僚和权贵。③是通过多种方式方法,与读者保持紧密联系。它特辟《来稿题名》专栏,公布准备刊用的稿件题目和作者姓名。还在北京特辟40多个阅报社、讲报处,方便群众看报、听报。马少华:《时评的历

责任编辑:王磊

查看全部

热门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