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48-8001

我的祖国我的家

2019-10-08 09:07:46
来源:光明日报
TAGS: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今年本报特别开设了“我与新中国”征文栏目。征文活动得到社会广泛关注,来稿踊跃。今天,大地副刊以专页刊发部分基层作者的来稿。

这些作者来自祖国的大江南北,出生于不同年代,他们以个人亲身经历,讲述与新中国同行的故事。一个个闪亮的瞬间,一段段难忘的记忆,从一个侧面反映新中国七十年的发展变化。

我的祖国我的家。让我们一起,祝福新中国,祝福我们亲爱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编者

梦想

成新平

我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听父辈们说,新中国的成立,让广大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我父亲当时兴奋得几个晚上睡不着觉。广袤的农村迎来“山乡巨变”,生产力获得空前解放。父亲千言万语汇成一句经常挂在嘴边的话:“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全靠毛主席!”

1981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到我所在的小乡村,家乡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干到户,乡亲们拿着尺子重新丈量土地,内心的喜悦难以抑制。人们种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我家也分到九亩责任田,实行多种经营:父亲、二哥是“种田内行”,他们负责种责任田,粮食亩产提高很多;我到一家乡镇企业打工挣“外快”,家里就有了“零花钱”;弟弟开拖拉机跑运输,挣得就更多。家人各显神通,我家很快成了当地令人羡慕的“万元户”。

乡亲们开始纷纷跳出“农门”。我壮着胆子,由“提篮小卖”发展到坐上“绿皮火车”,将本地农产品贩运到东南沿海。那个时候,人在流动,商品在流动,信息在流动,绿皮火车、长途汽车在流动……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不断流向城镇,流向沿海。乡亲们怀揣梦想,走出家门,命运在流动的大时代中不断发生着改变。

进入新世纪,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靠拢。随着机械化普及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一户农民种上千亩稻田不再是“神话”,而更多农民则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在城市中寻找新的致富门路,不少人一年的收入,比种田要高出许多。一些新生代农民工,进城不再是单纯为了挣钱,更多则是要享受城市的生活。他们中有的已在城里定居,每到传统节日,便会开着小车,奔驰在回乡路上,成为“流动的中国”一道绚丽的风景。

因为“流动”,农民更新了观念,得到了实惠,生活水平节节高。我的大姐夫头脑灵活,先是做卖鸡蛋的小生意,有了一定积累后,买来一辆大货车跑运输,几乎跑遍全国,腰包也越来越鼓。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他这个年逾花甲的农民真正过上了幸福日子。

如今,“流动”已经成为很多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个流动更加频繁、规模更加宏大,活力更加充盈的社会正在形成。这是全世界最有活力的一片土地,这片热土正成为孕育无数机会的超级“梦工厂”。而支撑这一切的,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是党和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

心声

李彬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也是我的花甲之年。我生逢这个时代,回眸新中国七十年和自己人生六十年,有三段往事值得一说。

第一段往事与我的取名有关。父亲隶属解放战争年代“第一野战军”,1949年随王震将军挺进新疆,从此定居新疆。父母在1959年元月有了我这个长子,当年适逢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遂取名“建国”,这个名字一直伴随我到上学,上学后又取了新名字。这个名字曾经很普遍,其中寄予着多少家庭建设祖国的心愿啊。对千千万万个家庭包括我家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天下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所以,他们不约而同地用建国,以及爱国、卫国、保国等给孩子取名。

第二段往事在1979年春节。当时,我刚在郑州大学中文系新闻方向读完大一。大学入学不久,就感受到一系列时代巨变的气息,春风扑面,万象更新。那年寒假我留在学校,跨年,独守校园,围着火炉,听着广播中的春节文艺节目,别有乐趣。除夕文艺晚会上的一曲《祝酒歌》,给我留下美好而难忘的记忆。那欢腾跳跃的音符,抒发了一个时代意气风发的豪情:今天啊畅饮胜利酒/明日啊上阵劲百倍/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愿洒热血和汗水……那时候,我与全国人民一样憧憬着“四化”愿景,期待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所以听到这首歌,不由载欣载奔,欢欣鼓舞的乐音很多天里一直在我心中回响。

第三段往事刚刚过去不久。从1984年调入新成立的郑州大学新闻系,到后来调入清华大学,我一直在新闻学院任教。三十五年来,教过带过不少学生。今年元月下旬,他们悄悄为我张罗了一场生日庆典。我知道后,觉得受之有愧,但再一想,我们更是为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而欢聚在一起。这个理由听起来很“高大上”,但细想一下,确实如此。没有新中国,哪儿有我们今天的欢聚?这是实实在在的道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绝大多数时间里,我们都在享受着美好的和平岁月。然而,和平始终离不开强大的祖国。正如歌唱家郭兰英在《我的祖国》里所唱: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歌声唱出了我的心声,唱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

信念

李朝德

2012年4月,正是云南干旱最严重的季节,我从陆良县城出发,前往花木山林场采访“陆良八老”。“陆良八老”是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龙海乡的八位普通农村老人,他们三十多年专注做了一件事:在本以为没有植树条件的石漠化土地上植树造林七千四百亩,带领乡亲承包植树十三点六万亩,用数十年如一日的执著和汗水,绿化荒山,守护山林。

那天,我在花木山林场第一次见到“陆良八老”。他们中最年轻的也已七十多岁。一张张被风霜雕刻的脸,被高原太阳晒得黝黑。成片的华山松,如一道绿色的屏障矗立在他们身后。八位老人或拿着镰刀,或扛着锄头,或拄着拐杖,飘忽的白发与满目翠绿的青山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让人心头为之一震。

1980年3月前后,八老之一的龙海乡树搭棚大队民兵营长王小苗四十一岁,正值壮年。他在带领民兵训练打靶时,目光所及满眼荒芜。作为共产党员,他决心通过自己种树来改变家乡土地贫瘠的面貌。就这样,没有报酬,八位老人凭着信念,一扎深山就是三十一年,硬是用双手把家乡植出一片翠绿。

如果把卫星地图放大,云南这块土地不全是翠绿,还有很多地方是石漠化土地。大山造就人们坚韧的性格。有了这样不屈的意志,再加上党的好政策,现在,即便是云南的偏远地区,人们的生活条件也比以前显著提高,村寨里车辆穿梭来往,两三层小楼随处可见,群山上植被层层叠叠,山谷中清泉潺潺流淌。

我写作记叙“陆良八老”事迹的报告文学历时一年,聆听了“陆良八老”及这块土地上类似“陆良八老”的很多人的故事。他们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缩影,质朴、善良、勤劳、坚定,虽然平凡,但在他们身上我看见了信念,也看见了我们民族的脊梁。

我把书郑重地赠送给他们,两辈人的手紧紧相握时,我觉得所有的辛苦写作都是值得的。我要让后辈们知道,他们的父辈在这个世间是怎样活过,知道这块土地上发生过怎样的故事。“陆良八老”的精神激励着我写作,我愿以自己的讲述,让更多人了解“陆良八老”的事迹,为社会传播更多正能量。

巨变

程秋生

上世纪三十年代,我出生在古城苏州一条幽深狭窄的弄堂里。小时候,我总在想,为什么我家住的弄堂又窄又长?长大后我参军,在军旅中度过二十六个春秋。读书多了,见识也变多。原来,近现代的很多大家,都曾居住在古城一条条弄堂之中。

我清楚地记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次回家看到的弄堂依然是密密麻麻,幽深漫长,而进进出出的,除了自行车,就是人力车。七十年代中期,我拖儿带女返回故里时,仍然住进弄堂之中。1976年隆冬,我儿深夜高烧。窄长幽深的弄堂救护车无法进入。正当我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妻子突然提醒我:“快去建筑工地找辆手推车吧!”还好,在工地上借到一辆手推车,然后赶紧把儿子推到医院。后来,每每想起当年如此不便,我总会感慨不已。

现在,古城早已今非昔比,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连我这个“老苏州”也是半熟悉半陌生了。一天,女儿对我说:“老爸,您年岁大了,对新事物了解不多,您现在外出看看,保您能看到很多新变化!”

在女儿的一再鼓励下,我终于离开久住的弄堂,从东到西、由南而北地看了好几天。不看不知道,看了吃一惊。

先说说马路的变化吧。东西南北都建造了通衢大道,两车道、四车道比比皆是,环城高架密如蛛网,离家咫尺之距就有公交车站点,地铁站也不远。倘若有急事,路边打车也很方便,手机叫车更是一呼就到。

往东瞧瞧吧,已有二十五年历史的工业园区,早已高楼林立,四通八达。这里有“东方之门”摩天大楼,有金鸡湖畔的秀美景色,有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多所尖端科研机构以及高等学府。再朝西看去,是大名鼎鼎的高新区。知名企业、研究院所云集于此,大型娱乐设施一应俱全。此外还建造了两条有轨电车线路。往北瞅,阳澄湖的美景使人陶醉。向南瞧,碧螺春茶香弥漫,太湖风光尽收眼底。而最令人惊讶的是,乡乡通公路,村村有公交,每个镇、村都可到达。

新中国的壮丽七十年是有目共睹的,而改革开放给小小弄堂带来的变化更是惊人的。尽管弄堂还是那条弄堂,但可喜的是,它们已与宽阔的马路相连,和秀美的中心花园相依,家门口的社区巴士可以通往四面八方。从此,何愁弄堂不便?何愁出门困难?居住在弄堂深处的老人们,也可以乘地铁、坐公交漫游古城。

古城苏州巨大的喜人的变化,生动地证实了一个真理: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人民的好日子,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人民的幸福生活。

绽放

阿炉·芦根

听彝家岗的老一辈人讲,百年前,几个彝族人来到这山岙。他们把珍藏的土豆种子植入厚土,过起与土豆相依的日子,于是,四邻八乡亲切地称呼彝家岗为土豆岗,称呼这里的娃娃们为“小土豆”。

1978年,我成为彝家岗第四代“小土豆”之一。

年幼的我跟随大人们重复着在土豆上摸爬滚打的生活。“山外面精彩得很呐!”说话的是易老师,他是最早上彝家岗的汉族人之一。易老师对我们说,要学文化哦,要改变命运才得行。“学文化干啥子呐?改变命运整啥子?”我们问。易老师问我们想不想吃好的、穿好的,想不想给阿爸买烟斗,给阿妈买围巾。我们跳起高呼,“想!”

几年后的一天,我们彝家岗的五枚“小土豆”下山求学。

初为学子,学校里最先撞击我心灵的,是高直的竹竿挑起的那面五星红旗。面对它,我不禁屏息凝气,站直腰身。“村小筹建十多年来,第一次飞进来彝家的‘小山鹰’呢。”我们排成排,接受最热烈的掌声。从趴伏土窝的“小土豆”到展翅天空的“小山鹰”,是一种命运的改变。

一年又一年,土豆播种又收获,我们的学校由木房变成砖房,崭新的五星红旗高扬于锃亮的铁旗杆上。我们的学业也在一点一点进步。

1995年,我们五个彝族学生中的三人被县民族中学录取。来到县城,我们第一次看见高楼,第一次走上水泥面的操场,第一次看见雄伟的升旗台,心潮澎湃。

回想来路,彝汉同学相处的一幕幕,始终铭刻于心。我的同桌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教我汉语,我们彝族学生则把学会的汉语翻译成彝语,教给汉族同学。

2014年起,我作为扶贫干部,投身到小凉山彝区脱贫攻坚当中。所到之处,一座座敞亮的民居格外夺目,一声声充满幸福感的乡音格外悦耳。一次下乡,巧遇已退休的易老师。他说现在彝区乡下不比城里差。他领我走着,停下来,手一指,一块“彝家岗土豆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牌子高挂。易老师告诉我,“现在,‘土豆岗’成了万亩土豆基地呢,家家有份。”说话间,他回乡创业的儿子儿媳请我们进门入座,“彝家岗土豆全席”就要上桌了。

我这枚曾经的“小土豆”很是感慨。多年来,彝家岗的“小土豆”们满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历经一面面五星红旗的引领,成为展翅天空的“小山鹰”。他们终于绽放,开启崭新的人生道路。

滋润

于保月

“一定要设计个专门的衣帽间!”最近,家里买了一套大房子。装修设计时,爱人和孩子异口同声地提出这一要求。其实,我也有同样的想法。现在家家户户各种衣服繁多,存放成了一件令人头疼的事儿。

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我,看着如今满大街让人眼花缭乱的漂亮衣服,总也忘不了小时候穿“补丁衣”的情景。那时,人们生活普遍不富裕,能够穿件新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家里孩子多的,哥哥姐姐穿破了,改改再给弟弟妹妹穿,最后实在不能穿了,还要把有用的布料剪下来留着备用。

如今,人们的衣服再也不见补丁,而且时时换新衣服。因此,家里的旧衣服越来越多,有更大的存放空间,成了人们生活新的需求。

奶奶已经一百多岁了,别看她年纪大了,对穿衣却越来越讲究。每到换季时,我们晚辈总是抢着给老人置办新衣裳。每次看到我们送来的新衣服,老人总会一遍遍地拿在手里欣赏,脸上的皱纹仿佛笑开了花儿。

与奶奶一样,现在的老年人穿着越来越年轻。公园里,每天早晚都有老年人唱歌跳舞锻炼身体,衣服的样式和颜色一点也不逊于年轻人,他们的精神状态让人羡慕。

现在,家人到商场买衣服往往是千挑万选,对于陪同的我来说,这是一件“累并快乐着”的事儿。新衣服越来越多,即使这样,有时候出门或远行,爱人和孩子还会站在衣柜前犹豫:“穿哪件好?”真是“幸福的烦恼”。每当这些时候,我便打心眼里感到甜美滋润。

服装是社会变化的晴雨表,形象地记录着中国人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过程。如今,人们不仅是不愁穿衣,个性化、品牌化、定制化的服装,更铆着劲满足你的喜好。创新设计,量身定做,贴心服务,让穿着越来越有范儿,让日子越来越有样儿。

好日子体现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上,更体现在人民群众奋发向上的精气神儿上——未来的日子,一定更美好!

责任编辑:郑智杰

查看全部

热门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