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48-8001

军队文职教育学中的学习动机与意志

2018-08-07 16:06:41
来源:红师教育
TAGS:

军队文职教育学的学习动机与意志中,学习动机是指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

考点一:学习动机的概念

一、学习动机概述

(一)学习动机及其相关概念

(1)动机与兴趣

兴趣是动机的一种。

①兴趣的含义。兴趣是指趋向某一对象活动的内在倾向。

②兴趣的分类。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对学习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间接兴趣是指对学习将取得的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

③兴趣的层次。兴趣分为三个层次:

a.对学习知识、技能和能力呈现出来的新现象产生的兴趣叫做有趣,为兴趣的第一层次;

b.在有趣定向发展基础上对学习产生一种特殊兴趣叫做乐趣,为兴趣的第二层次;

c.对学习与崇高理想、远大目标相联系的兴趣叫做志趣,为兴趣的第三层次。

(2)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

动机是由需要与诱因共同组成的。

①需要是人体组织系统中的一种缺乏、不平衡状态。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②诱因是指能够激发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够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在动机中,需要与诱因是紧密联系着的。需要比较内在、隐蔽,是支配有机体行动的内部原因;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学生的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

(二)学习动机的作用

一般说来,学习动机是以学习情绪状态的唤醒、学习准备状态的增强、学习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意志的提高为中介来影响认知建构过程的。这些中介因素综合起来使学习动机对学习产生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

1.引发作用

2.定向作用

3.维持作用

4.调节作用

学习动机调节学习行为的强度、时间和方向。如果行为活动未达到既定目标,动机还将驱使学生转换行为活动方向以达到既定目标。

(三)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并不完全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在:

1.过分强烈的学习动机往往使学生处于一种紧张的情绪状态之下,注意力和知觉范围变得狭窄,由此限制了学生正常的智力活动,降低了思维效率。

2.学习动机存在一个最佳水平,即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效率随学习动机强度增大而提高,直至达到学习动机最佳强度而获最佳,之后则随学习动机强度的进一步增大而下降。

3.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这种关系因学习者的个性、课题性质、课题材料难易程度等因素而异。

(1)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会随学习活动的难易程度而有所变化。一般说,从事比较容易的学习活动, 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些,而从事比较困难的学习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这就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2)动机强度的最佳点还会因人而异,进行同样难度的学习活动,对有的学生来说,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高些更为有利,但对于另一些学生,可能最佳水平点低些更为有利。

以下属于学习动机的作用的有(  )。

A引发作用   B定向作用   C维持作用   D调节作用   E以上都是

本题答案为E。

考点二:学习动机的分类

一.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这是从学习动机的内外维度来划分的。

(1)内部动机

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

(2)外部动机

外部动机是指人们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二.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这是奥苏贝尔的分类。

(1)认知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把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它是一种外部动机。

(3)附属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4)远景动机和近景动机

远景性动机是指动机行为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 

近景性动机是指动机行为近期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

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  )

A获得解答          B获得高分   

C获得老师表扬      D获得好名次

本题答案为A。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为指向目标,因为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动力获得解答是出于自身的兴趣所引起的,而获得高分、老师表扬和好名次都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考点三: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一、学习动机理论

(一)强化论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他们不仅用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发生,而且用它来解释动机的产生。

1.基本观点

联结主义心理学家用S—R的公式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并特别重视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引起与作用。在他们看来,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

(二)需要层次说

学习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是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一种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所首创的一种理论。

1.基本观点

马斯洛在解释动机时强调需要的作用。他认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成一个层级。他将前四种需要定义为缺失需要,这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它们对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是很重要的,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一旦得到了满足,由此产生的动机就会消失。后三种需要是成长需要,它虽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但对于我们适应社会来说却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它们很少能得到完全的满足。

(三)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是拼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是班社抗最早提出的,在20世纪380年代,自我效能感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文持。

1.基本观点

(1)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

(2)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他认为,在学习中没有强化也能获得有关的信息,形成新的行为。强化能激发和维持行为的动机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但是,行为的出现不是由于随后的强化,而是由于人认识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对下一步强化的期望。

(3)他的“期望”概念除了结果期望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斯。人们在获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了行为的决定因素。

2.自我效能感的功能

(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

(2)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3)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4)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3.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

(1)直接经验

学习者的亲身经验对效能感的影响是最大的。不断成功会使人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它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降低,而且还会泛化到类似情境中去。

(2)替代经验

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这种观察学习对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是通过两种认知过程实现的:一种是社会比较的过程,学习者采用与示范者比较的方式,参考其表现以判断自身的效能;另一种是提供信息的过程,学习者可以从示范者的表现中学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

(3)言语说服

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和自我引导,来改变人们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方法。然而,依靠这种方法形成的自我效能感不易持久,一旦面临令人困惑或难以处理的情境时,会迅速消失。

(4)情绪的唤起

班杜拉认为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在充满紧张、危险的场合或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情绪易于唤起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妨碍行为操作,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

(四)成就动机理论与动机的期望一价值理论

最早集中研究成就动机的心理学家有默克、麦克里兰、阿特金森等人。默里将成就需要定义为: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尽好的解决某一难题。

1.麦克里兰的成就动机理论

(1)基本观点

麦克里兰提出了人的多种需要,他认为个体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种重要的动机或需要:

①成就需要: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

②权力需要: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

③亲和需要: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要。

麦克里兰认为,具有强烈的成就需要的人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成功,他们追求的是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解决难题、努力奋斗的乐趣,以及成功之后的个人的成就感,他们并不看重成功所带来的物质奖励。

(2)应用价值

麦克里兰的动机理论在企业管理中很有应用价值,主要包括:

①在人员的选拔和安置上,通过测量和评价一个人动机体系的特征对于如何分派工作和安排职位有重要的意义。

②由于具有不同需要的人需要不同的激励方式,了解员工的需要与动机有利于合理建立激励机制。

③麦克里兰认为动机是可以训练和激发的,因此可以训练和提高员工的成就动机,以提高生产率。

(3)阿特金森的期望一价值理论

1.趋向成功的动机(Ts)是成就需要(Ms)、在该任务上将会成功的可能性(Ps)和取得成功的诱因值(Is)三者乘积的函数。

Ts=Ms×Ps×Is

2.避免失败的动机(Taf)是避免失败的需要(Maf)、对行为失败的主观期望概率(Pf)和失败的诱因值(If)三者乘积的函数。

Taf=Maf×Pf×If

3.总的成就动机:Ta=Ts-Tf

根据这一理论,如果一个学生获取成就的动机大于避免失败的动机,他为了要探索一个问题,在遇到一定量的失败之后,反而会提高他去解决这一问的愿望;而另一方面,如果获得成功太容易的话,反而会破低其动机。因此这类学生最有可能选择成功概率约为50%的任务,因为这种选择能给他们提供最大的现实挑战。

(五)归因理论

韦纳提出,可以根据三个维度对成败的原因分类(见下表)。这三个维度是:(1)内外维度。(2)稳定性维度。 (3)可控制维度。


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
稳定
不稳定
稳定
不稳定
可控
持久的努力
临时的努力
方法
他人的帮助
不可控
能力
心境
难度
运气

(六)自我价值理论 

科温顿(Covington)认为自我价值的需要是所有个体都具有的一种基本需要,人天生具有自我价值保护的倾向。

不同价值导向学习者的比较


对失败的态度
目标设置
归因
能力观
学习策略
掌握导向
不畏惧失败
掌握目标
努力,策略对头,知识充足导致成功
增长观
适应性策略:尝试其他方法,更加努力等
避免失败
非常担心失败
表现目标
无能导致失败
实体观
自我防御策略,假装不关心
自甘失败
自甘失败
表现目标或根本没有目标
无能导致失败
实体观
习得无助,放弃

(七)自我决定理论(德西) 

该理论认为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与生俱来的心理成长和发展的动力,人类有机体一直在争取自主性、自我决定感和归属感。

(八)成就目标理论

德维克认为,人们对能力持有不同的内隐观念。一种是能力实体观,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能力是一种稳定的、不可改变的特质。另一种是能力增长,认为能力是不稳定的,是可以控制的,是可以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而加强的。

1.持有能力实体观的学生倾向建立表现目标。具有表现目标的学生更关心的是能否向其他人证明自己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做给别人看,所以也被称作自我卷入的学习者,因为他们关注的是自己。

2.持有能力增长观的学生,他们更多设置掌握目标。持掌握目标学生其学习是为了个人成长,又被称为任务卷入的学习者,他们关注任务本身。

有人把学业失败的原因说成努力不够,这种归因属于(  )。

A内部稳定性的归因          B外部而不稳定的归因

C外部而稳定性的归因        D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

本题的答案为D。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模式将能力高低归因于稳定的、内在的、不可控的;将努力程度归因于不稳定的、内在的、可控的;将任务难度归因于稳定的、外在的、不可控的;将运气好坏归因于不稳定的、外在的、不可控的;将身体状态归因于不稳定的、外在的、不可控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考点四:学习动机的激发

一、教学吸引

(一)利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加强教学内容的新颗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积极性

二、兴趣激发

(一)利用教师期望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己有的动机和兴趣形成新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课外活动指导,发展学习兴趣

三、反馈和评定

(一)反馈

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通过结果的反馈,学生既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也可以了解自己的特点,树立克服缺点的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利用学习结果反馈应把握的原则

①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及时

②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具体。

③学习结果的反馈要经常给予。

2.表扬

表扬作为一种反馈不但要遵循以上提及的学习反馈要把握的原则,还应该做到:①表扬要简单明了和直截了当。②表扬要用直接的肯定句。③用多种多样的词语表扬学生。④平时对个别学生要进行私下的表扬,当众表扬会让一些学生感到难为情,甚至会引起他们和同学之间的矛盾。

(二)评定

评定是指教师在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等级评价和评语。

除了强调外在的反馈和评定外,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己的工作。

四、奖励和惩罚

奖励与惩罚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一般来说,表扬与奖励比批评和指责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五、合作与竞争

学生的学习大多是在课堂中进行,所以课堂中的合作与竞争无疑是影响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个体相互作用的方式主要有相互对抗、相互促进和相互独立三种形式,与此相对应,也存在三种现实的群体目标

结构:合作型、竞争型和个体化型。

(一)合作型目标结构

合作型目标结构中,团体成员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只有所有成员都达到目标,某一个体才有可能达到目标,取得成功。合作情境中的一个特点是常常出现帮助行为,另一个明显特点是共同努力,每个成员都积极担当集体义务。

(二)竞争性目标结构

竞争性目标结构中,个体成员之间的目标具有对抗性,只有其他人达不到目标,某个个体才可能达到目标,取得成功。

(三)个体化目标结构

个体化目标结构中,个体是否成功与团体中的其他成员是否达到目标没有关系,个体注重的是自己的学习的完成情况和自身的进步幅度,因此同伴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独立、互不干涉,在这种情况下,激发学生以掌握目标为中心的动机系统,个体将成功归于自己的努力,注重自己和自己比,即使失败,也不否定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措施

(一)激发内部动机的措施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具有挑战性的课业最能帮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对成就的需要和成就感:老师应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进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正确归因:教师应引导学生尽量将学习上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将学习上的失败归因于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即努力不够。

(二)激发外部动机的措施

1.对学习结果及时反馈 :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包括作业的正误.成绩的好坏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的成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

2.恰当进行奖励与惩罚:一般来说,表扬、鼓励、奖励要比批评、指责、惩罚更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

3.设置合作型目标结构: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改善同伴关系。

以下不属于教师激发外部动机的措施的是(  )。

A对学习结果及时反馈   B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C恰当进行奖励与惩罚   D设置合作型目标结构

本题答案为B。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属于激发内部动机的措施,其余都是激发外部动机的措施。

考点五:意志

一、意志的概念

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具有引发行为的动机作用,它是自觉地、有目的的行为。

意志是人所特有的。

二、意志的特征

1.目的性2.调节性3.排难性

三、意志与情绪的关系

首先,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其次,意志能够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理智。

四、意志与认识、情绪的关系

首先,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过程为前提的,离开了认识过程,意志便不可能产生。

其次,意志对认识过程也有很大的影响。没有意志努力,就不可能有认识过程,更不可能使认识过程深入和持久。

五、意志的培养

1.加强目的性教育,注意培养道德情感。

2.组织实践活动,以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3.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4.发挥纪律对培养意志品质的作用。

军队文职教育学真题:

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

本题答案为√。

责任编辑:李兴科

查看全部

热门资讯

推荐资讯